之注音(ㄓ)》之怎麼念、之發音


想知道之注音是什麼?發音怎麼念?或是想知道之部首、筆畫順序,以及之造詞有哪些嗎?在台灣辭典小百科通通找得到。

之注音、之怎麼念

之注音開頭的字

順序字詞注音
1
2之後ㄓ ㄏㄡˋ
3之乎者也ㄓ ㄏㄨ ㄓㄜˇ ㄧㄝˇ
4之江ㄓ ㄐㄧㄤ
5之前ㄓ ㄑㄧㄢˊ
6之子ㄓ ㄗˇ
7之字路ㄓ ㄗˋ ㄌㄨˋ
8之死靡它ㄓ ㄙˇ ㄇㄧˇ ㄊㄨㄛ
9之死靡他ㄓ ㄙˇ ㄇㄧˇ ㄊㄨㄛ
10之無ㄓ ㄨˊ

之的注音

注音(1)ㄓ

之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zhī

之怎麼念?

點擊播放之發音>>>播放之發音

之意思

釋意[介]
1.的、底。《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2.於。《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連]
1.與、及。《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2.而。《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3.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則。《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助]
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代]
1.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
2.其、他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3.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動]
1.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2.至、到。《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是、為。《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4.取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名]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之的部首

部首丿(1)

之的筆畫

筆畫4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之筆畫順序、筆順


之的注音

注音(1)ㄓ

之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zhī

之意思

釋意1.到、往。 [例]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2.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例]置之不理、言之有理

3.助詞。相當於白話中的「的」。[例]媒妁之言、赤子之心

之的部首

部首丿(1)

之的筆畫

筆畫4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之造詞、例句

  1. 抽象概念是人們思維的產物,不是存在於現實之中的東西。
  2. 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這是體現不同文化之間之差異的表現之一。
  3. 歷史是一部由人類建構的故事,而其中每個事件都是人們行動之結果。
  4. 經驗之於人類的發展,就像燃料之於機器,必需的不可或缺。
  5. 真正的思想家會想方設法去突破傳統的桎梏,並勇於嘗試新的思考方式。
  6. 我們生活在一個融入了許多不同文化的世界,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認識更加重要。
  7. 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常常感到無助,但我們不能放棄對抗的信念。
  8. 人能有意識地超越自我,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進而創造出更好的世界。
  9. 讀書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人生,不斷開拓視野,並且為未來做好準備。
  10. 哲學是人類思辨的產物,並且對於人類精神上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之的注音

注音(1)ㄓ(2)ㄓ

之解釋

釋意(1)代ㄉㄞˋ詞ㄘˊ:此ㄘˇ、這ㄓㄜˋ、這ㄓㄜˋ個˙ㄍㄜ。用ㄩㄥˋ以ㄧˇ代ㄉㄞˋ替ㄊㄧˋ人ㄖㄣˊ、事ㄕˋ、物ㄨˋ。如ㄖㄨˊ:「言ㄧㄢˊ之ㄓ成ㄔㄥˊ理ㄌㄧˇ」、「取ㄑㄩˇ而ㄦˊ代ㄉㄞˋ之ㄓ」、「總ㄗㄨㄥˇ而ㄦˊ言ㄧㄢˊ之ㄓ」、「取ㄑㄩˇ之ㄓ不ㄅㄨˊ盡ㄐㄧㄣˋ,用ㄩㄥˋ之ㄓ不ㄅㄨˋ竭ㄐㄧㄝˊ」。
(2)助ㄓㄨˋ詞ㄘˊ:相ㄒㄧㄤ當ㄉㄤ於ㄩˊ「的˙ㄉㄜ」。如ㄖㄨˊ:「莫ㄇㄛˋ逆ㄋㄧˋ之ㄓ交ㄐㄧㄠ」、「緩ㄏㄨㄢˇ兵ㄅㄧㄥ之ㄓ計ㄐㄧˋ」、「前ㄑㄧㄢˊ車ㄔㄜ之ㄓ鑑ㄐㄧㄢˋ」、「在ㄗㄞˋ天ㄊㄧㄢ之ㄓ涯ㄧㄚˊ」、「三ㄙㄢ分ㄈㄣ之ㄓ一ㄧ」、「三ㄙㄢ口ㄎㄡˇ之ㄓ家ㄐㄧㄚ」。
(3)往ㄨㄤˇ、到ㄉㄠˋ。如ㄖㄨˊ:「不ㄅㄨˋ知ㄓ所ㄙㄨㄛˇ之ㄓ」、「吾ㄨˊ欲ㄩˋ之ㄓ南ㄋㄢˊ海ㄏㄞˇ」、「先ㄒㄧㄢ生ㄕㄥ將ㄐㄧㄤ何ㄏㄜˊ之ㄓ」。
(1)代ㄉㄞˋ詞ㄘˊ:此ㄘˇ、這ㄓㄜˋ、這ㄓㄜˋ個˙ㄍㄜ。用ㄩㄥˋ以ㄧˇ代ㄉㄞˋ替ㄊㄧˋ人ㄖㄣˊ、事ㄕˋ、物ㄨˋ。如ㄖㄨˊ:「言ㄧㄢˊ之ㄓ成ㄔㄥˊ理ㄌㄧˇ」、「取ㄑㄩˇ而ㄦˊ代ㄉㄞˋ之ㄓ」、「總ㄗㄨㄥˇ而ㄦˊ言ㄧㄢˊ之ㄓ」、「取ㄑㄩˇ之ㄓ不ㄅㄨˊ盡ㄐㄧㄣˋ,用ㄩㄥˋ之ㄓ不ㄅㄨˋ竭ㄐㄧㄝˊ」。
(2)助ㄓㄨˋ詞ㄘˊ:相ㄒㄧㄤ當ㄉㄤ於ㄩˊ「的˙ㄉㄜ」。如ㄖㄨˊ:「莫ㄇㄛˋ逆ㄋㄧˋ之ㄓ交ㄐㄧㄠ」、「緩ㄏㄨㄢˇ兵ㄅㄧㄥ之ㄓ計ㄐㄧˋ」、「前ㄑㄧㄢˊ車ㄔㄜ之ㄓ鑑ㄐㄧㄢˋ」、「在ㄗㄞˋ天ㄊㄧㄢ之ㄓ涯ㄧㄚˊ」、「三ㄙㄢ分ㄈㄣ之ㄓ一ㄧ」、「三ㄙㄢ口ㄎㄡˇ之ㄓ家ㄐㄧㄚ」。
(3)往ㄨㄤˇ、到ㄉㄠˋ。如ㄖㄨˊ:「不ㄅㄨˋ知ㄓ所ㄙㄨㄛˇ之ㄓ」、「吾ㄨˊ欲ㄩˋ之ㄓ南ㄋㄢˊ海ㄏㄞˇ」、「先ㄒㄧㄢ生ㄕㄥ將ㄐㄧㄤ何ㄏㄜˊ之ㄓ」。

之的部首

部首丿(1)

之的筆畫

筆畫4
以上資料來自教育部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之讀音(含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瑪拼音)

注音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國音第二式威妥瑪拼音
ZHIJHIHJRCHIH
wiktionary補充資料

參考資料